单行道 发表于 2010-5-18 17:51:49

习近平祖籍江西吉安人(转)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曾任ZG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其祖籍在新干县城习家村。习仲勋的祖籍在江西新干,这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早在1997年,笔者在省委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处主持工作时,一次,山西省委组织部通过江西省委组织部来函,因撰写《习仲勋传》,需要了解习仲勋的祖籍地新干县的一些情况变化,我便按照要求完成了任务。这些情况写进了《习仲勋传》。从此,我得知习仲勋的祖籍也在江西。
    后来,我几次前往新干,与该县党史办以及县委领导同志谈起此事,并到习家村考察了解。希望他们能够把习仲勋祖籍在新干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该县领导谈到,2002年,他们同江西省的主要领导同志前往福州参加两省协作会议,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是习仲勋之子,他称江西省的领导为“父母官”。后来,经过新干县多方考证,终于完成了习仲勋世代家世源流图的对接。文德公为江西省临江府新淦县(现吉安新干县)华城门村(现塘头习家村)习氏始祖,第八代思敬公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由新干塘头习家村迁徙至河南邓州堰子里(今邓州市十林镇村习营村),永生公于浅同治年间(约公元1865至1870年)由河南邓州堰子里迁至陕西富平县丹村乡中和村,传至23世出习仲勋,习近平和新干习家村第24代孙。


单行道 发表于 2010-5-18 17:52:03

早在1998年,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曾根据习仲勋提及的“老家在江西临江府新淦县”,向新干县委党史办发来函调。为此,新干县委党史办派人到习家村问及此事。后来陕西省有关部门再次来函,函上写:我们又征集到《习氏宗族家谱》油印本,其序中记:习氏太高祖(思敬公)生于江西省临江府新淦县华城门村。根据上函,新干县委党史办派人调查得知,现新干中学旁的塘头华城门(习家)村确曾建有牌楼(当地称“朝门”)一座,上书“华城门村”四字,楼呈内“八字形”,砖石结构,中间一大门,左右各一侧门。因年久失修,后已倒塌,但遗迹尚存。其旁有一水塘,水质清洌,常年不竭。新干县委党史办将此调查结果函报陕西省《习仲勋传》编写组,经审核,编写组才最后认定,江西省新干县塘头华城门(习家)村为习仲勋祖籍地。

2001年10月,河南省邓州市十林镇习营村习忠华(湖北省国防工业科学技术办公室处长)携内弟刘志杰为家乡重修族谱亲赴新干县塘头习家村寻根问祖。他携带了由塘头习家村迁徙河南习莒村始祖思敬公的碑文影印件给塘头习家村。其碑文曰:“余族,祖籍江西省临江府新淦县人也,自明洪武初迁于兹,距今四百余载矣。”习氏族人习宗根将原修的《习家族谱》给习忠华等人查阅。经核实,确定新干县塘头村委会习家村为祖籍地

单行道 发表于 2010-5-18 17:52:31

祖籍情缘
1、习仲勋同志在新干县视察指导工作。1985年11月,时任ZG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在江西省委书记的陪同下到江西老区视察。在新干视察指导工作期间,习仲勋同志听取了新干县领导的工作汇报,并亲切接见了新干县委常委全体成员。习近平在福州亲切接见新干县领导。2002年,新干县有关领导同江西省主要领导同志前往福建省福州市,参加两省协作会议,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称江西省的领导为“父母官”,并亲切接见了新干县有关领导。

3、习仲勋同志夫人齐心到华城门(习家)村寻根访祖。2003年4月21日,老一辈革命家、ZG中央原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习仲勋的夫人齐心携女儿习桥桥、女婿邓家贵一行10余人,遵照习仲勋生前交待的“有空,你带子女回江西新干老家去看看”的嘱托和全家人的意愿,不远千里来到新干县华城门(习家)村寻根认祖,拜谒先祖,并给习家村亲笔题写了“祖籍华城门村”六个字,永志纪念。

4、习近平向家乡父老致问候信。2004年1月27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曾致信向“习家村(华城门)党支部、村委会及习家村父老乡亲”拜年并云:“情系故里,有机会,我会回家乡走走看看。”

5、习近平关心家乡经济建设。2004年8月,习近平委托率团到新干投资考察的萧山区委书记到华城门(习家)村看望乡亲们。2006年11月期间,浙江省乐清市党政代表团来新干参观考察,两地签订“乐清市和新干县缔结友好市县协议书”。乐清市还捐助10万元用于习家村新农村建设。同年12月,萧山区委、区ZF情系老区人民,捐资250万元资助新干中学新校建设。

6、习近平在江西考察访问期间亲切接见家乡领导。2006年3月29日—3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率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到江西考察访问期间,习近平书记亲切接见了祖籍所在地新干县党政主要领导,在南昌听取了新干县领导关于家乡发展情况的汇报,在井冈山接受了新干有线电视台专访,并对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提出指导意见,祝福家乡人民幸福安康。

7、习近平同志夫人彭丽媛访亲。2007年3月31日,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妇联执委,习近平同志的夫人彭丽媛带着习近平的嘱托和念祖思乡的深情厚意,来到新干县金川镇塘头华城门习家村访亲问祖,看望父老乡亲,代表习近平向家乡父老乡亲表达了最真挚的思念之情

村委书记 发表于 2010-5-19 01:10:53

本帖最后由 村委书记 于 2010-5-19 01:14 编辑

老大,现在证实了那年我说他是新干人的话了吧。那年我说了你们还不相信。呵呵

完美主义 发表于 2010-7-12 14:48:44

顶;;;;;;;;;

单行道 发表于 2010-7-13 16:21:02

江西人的骄傲

单行道 发表于 2011-10-13 20:04:17

是啊!也是吉安的骄傲

吉州小龙 发表于 2012-4-29 20:12:55

很多伟人的祖籍都属于吉安地区
江西这块红土地,不愧是人杰地灵的一块风水宝地。它有太多的神秘,它有太多的传奇,让你惊讶不已!

    匡庐俊秀,赣水长流,孕育了一代又一代闻名中外的杰出英才;井冈雄伟,鄱湖浩瀚,开创了一代又一代彪炳千秋的宏图伟业。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展示出红土地是一块藏龙卧虎之地。追溯中国近百年来的伟大人物,其祖籍地大都是江西。

    细细数来,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祖籍都在江西;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说”,三代领导核心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祖籍地,也全在江西。

    此外,陈独秀、周恩来、刘少奇、陈毅、胡耀邦、习仲勋等一大批中共要人、国家和军队著名领导人,以及鲁迅等文化名人的祖籍地,也在江西。真可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道不尽的青山绿水红土地,说不完的名人祖籍在江西。

    孙中山祖籍 宁都县田头乡

    孙中山,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其祖籍在江西省宁都县田头乡孙屋。

    一般人只知道,孙中山的祖籍在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却不知其先祖在江西省宁都县。这是因为,原来尚未考证出孙中山的先祖所在地,人们只是从过去的一些图书、影视作品等里面了解其祖籍在广东省中山市。

    原来,江西省宁都县田头乡孙屋村,是个孙姓世代居住的地方。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人发现了一本孙氏族谱。这本族谱与福建长汀河田的孙氏族谱所修孙氏,乃是同宗同源。这些珍贵族谱,为考证孙中山家世源流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佐证。

    中山大学教授罗香林,对孙中山先生的家世源流研究十多年。他获得新的资料后,以大量的史料和谱牒为原始资料,编著了《国父家世源流表》,终于把广东中山翠亨村的孙氏与福建长汀河田的孙氏族谱,以及河田与江西宁都田头孙屋的孙氏族谱进行了对接,证实了孙中山的谱系,得出如下结论:孙中山入粤世祖乃友松公,于明永乐年间从福建长汀河田迁广东,而河田之孙氏则是江西省宁都县田头孙?之后裔。《宁都城南发富春孙氏族谱》是这样记载的:“始祖孙?,居陈留,为中原世族。公乃唐中书舍人拙之子,唐禧宗中和三年因黄巢之乱,以材选为百将,引兵游于闽越江右间,遂居虔化(今宁都县),以功封侯……第七世孙三承事之后迁福建汀州河田。”该族谱还明确记载了孙?墓的地点:“孙?墓座落在宁都城南马家坑”。

    虽然族谱上有明确记载,知道大体位置,但墓地早被破坏,因而不知道墓的准确位置。一次,在山上挖地的农民偶然挖出一块墓碑,擦干净一看,墓碑清楚地记载了孙?的来龙去脉。经考证,的确是唐代东平侯孙?的墓碑。于是,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逐级上报同意,决定重修孙?墓。

    1986年9月,因工作需要,正好大学毕业一周年的我,由省委组织部从瑞金调任宁都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不久,我参与了“孙中山先祖孙?墓重修揭幕仪式”这一重要活动。11月12日,孙中山先祖孙?墓修复完工。15日,是孙中山诞辰120周年纪念日。这天,本是深秋的日子,却像是清明时节,天空下着弥弥细雨。宁都县城南两公里处的马家坑山坳里,人山人海,人们撑着雨伞出席“孙中山先祖孙?墓重修揭幕仪式”。江西省人大副主任黄贤度,省政协副主席沈汉卿,赣州地区副专员熊小江,中共宁都县委书记邓扬辉、县长项初水等领导,孙氏后裔,以及各界群众代表几百人出席了揭幕仪式,周围大量群众前往观看。

    新修后的孙?墓是在原址上进行的。从马家坑山坳底部入口处,树有一个雄壮的牌坊,高4.5米,宽5.5米,上书“孙?墓”三个大字,由时任民革中央常委会顾问、 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和民革江西省委主席武惕予所题;牌坊以内三十余米,铺石阶一百多级上至半山腰,便到了孙?墓地。墓的主体用大理石造成圆体,前立孙?墓正碑,上书“唐敕封东平侯孙?墓”。墓的左右侧各立一碑,左侧为“重修唐故东平侯孙?墓志”; 右侧为宋代苏轼所书“唐东平侯?公像赞”碑。重修后的孙?墓气势壮观,令人肃穆,成为宁都县的又一个具有历史价值的景点。此后的每年清明时节,国内外的孙?后裔,前往宁都扫墓者络绎不绝。

    宁都县是苏区著名的重要红色区域,在这里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就在宁都县境内;中共江西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等机构,也设在宁都;宁都会议上,毛泽东被剥夺了军事领导权;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就在这里由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等领导举行了著名的宁都起义。若去宁都,孙?墓、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宁都会议旧址、赵博生墓、江南名山翠微峰、梅江河畔的宋代水口塔等名胜地,将令你流连忘返。

    毛泽东祖籍 吉水县八都镇

    毛泽东的祖籍地,在江西省吉水县八都镇的龙城。这是上个世纪末的一个重大发现。这个发现,为红色江西又增添了新的光彩。

    正式确立毛泽东的祖籍地在江西省吉水县八都镇,还不到十年时间。1988年,井冈山有两位同志到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收集资料,以充实展馆,偶然发现一本杂志上刊载了一篇《毛泽东的家世》的文章,该文介绍了从韶山毛氏族谱上记载的毛氏鼻祖毛太华,是江西吉州龙城人,即现在的江西吉水县八都镇人。于是,一场考证毛泽东祖籍地的工作在吉水县拉开了序幕。

    经过几年考证,终于弄清了吉水的毛氏族谱和湖南韶山的毛氏族谱上关于毛氏上祖完全一样的记载,湖南韶山的毛氏始祖,就是从江西吉水迁去的。后来,又在吉水找到了位于八都镇东南的龙城遗址,在遗址上挖掘出了印着“毛氏祖基”楷体字的古砖。

    那么,毛氏祖公毛太华是如何迁往湖南韶山的呢?

    元末明初,红巾军起义,处于赣中鱼米之乡的吉水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纷纷离开当地到外地避乱。青年毛太华离开吉水龙城,到了遥远的云南澜沧卫谋生。明朝军队平定云南后,就地招募了一批军士扩充队伍,毛太华应征入伍,屯垦戊边,娶妻生子。后来,毛太华因功升百户长、武德将军。朱元璋称帝后,为报复湖南人帮助对手陈友谅夺天下,血洗三湘,湘潭人口由元时10万急剧降到2.5万人。于是,从邻省迁入大量人口,以填充湖南人口的不足。毛太华就是在此次填充之列,“以军功拨入楚省”。毛太华偕妻子带着长子毛清一和四子毛清四,离开了边疆地区,在湖南湘乡县城北居住。数年后,清一和清四移居湘潭县韶山定居,毛氏家族便在青山绿水的韶山长期繁衍生息。传到第20代,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

    毛泽东祖籍地发现后,吉水县八都镇名声大振,许多报刊争相报道这一重大发现。1993年,“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火炬接力活动”,从延安、北京、韶山、井冈山,最后传到了八都。

    1996年9月,在吉水县八都镇105国道旁,八都人民修建了一个纪念碑,上书“毛泽东祖籍八都”几个大字,碑上雕刻的是经逐级论证审定的碑文。

    从此,前往吉水瞻仰伟人祖籍地的游人络绎不绝。

    近年来,吉水人民正在筹建毛泽东祖籍游览苑。游览苑包括太华纪念馆、毛氏宗祠、毛氏名人楼,太华湖、观赏果园、购物城、毛家饭庄等。

    毛泽东祖籍地的景观建设,为红色江西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濡以沫 发表于 2012-4-30 01:47:40

{:0_182:}{:0_182:}

完美主义 发表于 2012-4-30 13:16:50

江西的人才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习近平祖籍江西吉安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