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农夫 发表于 2011-9-16 21:02:41

说不尽山水竞色庐陵美——写在庐陵文化生态园开园之际

古人喜逐水而居。水,留住了城市的灵气。
    吉安的水系丰富,著名作家王剑冰一篇《吉安读水》让吉安的水和庐陵文化闻名全国。然而多少年来,吉安的老百姓心中却仿佛仍有些许遗憾,水系虽多,却没有一条能够“留得下”。文化虽积淀深厚却靠口口相传,缺少承载。
    9月15日,庐陵文化生态园开园。园内以水为眼,千亩大水面光影跳跃;以绿色生态为体,600棵胸径在50公分以上的大树,3000多棵珍惜濒危野生树种,大小乔木2万多棵,植物种类多达200余种,形成市中心城区的“绿肺”;以文化为魂,庐陵文化贯穿始终,人文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结合,这里浓缩了吉安这座城市2000多年的精气神。

    庐陵文化生态园的那些人

    “北方有佳人,倾国又倾城”,若以女子相比喻,再多的华丽辞藻都不足以形容庐陵文化生态园的美好。开园之日,老百姓奔走相告,争相一睹它的全景风采。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位于市中心城区北部组团的吉安庐陵文化生态园,园内螺子山与庐陵湖连成一片,山水相依,丝绦抚岸,白鹭、绿树、红花相映成趣。谁能想象,此前这里只是在赣江发生洪涝灾害时用于临时泄洪的滩涂地,平时则任其荒芜。
    近年来,随着吉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老百姓对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2002年起,市委、市政府就酝酿着要将市中心城区的末盘湖建成一个既能体现吉安城市内涵与品位又能供群众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打造吉安的新名片。
    10年磨一剑,在历经沉寂与等待、期盼与激情的土地上最终盛开出一朵耀眼奇葩。从设想提出到项目开园前后近10年,历届市委、市政府班子领导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这片土地上。吉安的干部将一贯“烧开水”的作风发扬在庐陵文化生态园建设上,一任接着一任,一环扣着一环,从项目论证到规划招标、从开工建设到工程打磨,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建设队伍,庐陵文化生态园均系出“名门”,分别邀请了江浙沿海一带具有丰富经验、高资质的园林设计单位和建设团队,无不体现专业造就精品的理念。
    2009年8月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成立了专门的工程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分别来自文化、建设、财政、水利、园林等专业部门。工程建设期间,时任市委书记周萌每一个月都要到现场督察项目建设情况。时任市长、现任市委书记王萍平均每半个月至少召开1至2次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连续两年,每年春节上班第一天市四套班子领导就率领市直机关的干部们到园内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工程建设指挥部成员两年来实行“白加黑”“5+2”的工作时间,晴天大干,雨天巧干,如期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庐陵文化生态园的那些事

    有人曾问吉安的旅游,“井冈山下后,吉安看什么?”如今吉安人可以毋须谦虚地将庐陵文化生态园列入答案之一。
    园内一步一景,亭台楼阁,掩映于绿荫丛中,品茗观花,闲坐听鸟,登高望远,临水羡鱼;呼吸间沁人心脾,漫步中神定气缓;你想拍照,处处是景;你欲静思,不妨小坐;上螺子山,登文塔,览吉安城全貌;游民俗园,访灵泉寺,触摸历史的脉搏;赏荷塘月色,身临其境便是诗情画意。市委、市政府利民惠民的初衷由此可见。
    今年,全省10大旅游新景点评选,庐陵文化生态园被列入候选名单,并受热捧。有人总结,庐陵文化生态园的特色就是“红、古、绿”,虽是“老三张”,但吉安人做出了精品,做出了特色。只有亲历过建设的人才知道,这精品、这特色是在一砖一瓦、一线一条里抠出来的。大到景观布局、建筑色调、灯光选取、植物搭配,小到砖石形状、条线虚实,每一个问题都是经过反复讨论比较确定的。仅六一亭等亭廊屋顶形状设计就在10稿以上。对先进经验和理念反复揣摩,小心借鉴,尽可能的达到最美效果,园内树池上圆形西瓜红小贴片来自上海世博园,庐陵湖边塑木护手来自杭州西湖,玫瑰园和火烧石的灵感来自欧洲……
    种好梧桐自引凤。工程还在建设期间,庐陵文化生态园就接待了众多中央、省、市领导,每个来过的领导都对吉安人的大手笔、大气魄赞不绝口。中央、省市各级媒体争相报道,不少兄弟省市组团来“偷师”;还未正式开园,不仅本地市民会在闲暇之时来到园内的建成区游玩,外地客人从吉安北大道下高速后看到已经露出一隅景色的庐陵文化园也会忍不住停下车来品味一番,建设与参观同步成为园内一景。
    不愧为生态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大家发现庐陵文化生态园的建设过程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上,不时有从螺子山上飞下来的白鹭,一边是工人们忙碌穿梭的身影,一边是白鹭在悠闲踱步,令人不禁拍手称奇。工作人员告诉本网,庐陵文化生态园的建设宗旨就是“保住山,稳住水,留住鸟”,所以大家施工中尽量不去惊扰螺子山上栖息的白鹭,久而久之便形成这样的场面。8月22日,江西师范大学和万安县向庐陵文化生态园捐赠了百余只天鹅、大雁、野鸭和2万尾红玻璃鲤鱼,为生态园再添勃勃生机。

    庐陵文化生态园的那些景

    说吉安庐陵文化生态园集园林建设之大成毫不夸张,揭开她的神秘面纱,这里既有中式园林的韵味隽永,也有西式园林的造型精致。
    走进庐陵文化生态园欣赏玩味最奇的石、最大的树、最高的泉,人生何其快哉!
    还没有进园,远远就能看到一块巨石安卧于入园口,前有迎客松为伴,后有繁花簇拥。那是一块泰山石,与吉安颇具渊源。泰山石,喻意吉泰民安,暗含吉安二字。仅它山一般的体魄,重100吨,高3.8米,长13.8米就足以震撼人心。正面的龙腾虎跃图及旭日东升图正是吉安当前加速发展的真实写照,背面自然形成的“江西山水图”形象生动,令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庐陵文化生态园”几个大字赫然印刻在泰山石右侧的石柱上,周围是松、竹、梅岁寒三友尽显园子格调。字是尹承志所书。和尹老先生一样,我市许多文士和书法家免费为庐陵文化生态园献文、献书,指挥部文化组共收到专为园内亭廊所作的楹联351副,从中精选出21副楹联和6个亭台名称,再由市书法家协会成员题写。
    与泰山石遥遥相望的是已经创下世界吉尼斯远距离移植成功大树之最纪录的“樟树王”。这棵原本生长于吉水的“樟树王”,由于位于峡江水利工程的淹没区,为了抢救它,便将其移植入庐陵文化生态园。远看树枝如数条金龙正欲昂首腾飞,树形之美世所罕见;其树龄已过2000余年,树龄之高世所罕见;其胸径3.18米,移植前树冠展面超2亩,经过移植技术处理后高15米、重112吨,体积之大世所罕见。园内其余胸径50公分以上的大树,均来自我市峡江水利工程和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保护性移植得到诸多好评。
    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庐陵湖那千亩大水面和湖中喷射出全省最高的138米主喷泉水柱。每当夜幕开启湖中的音乐喷泉,水柱与电光交织一片,成为一群随音乐而动的舞者。时而雷霆炸响,直冲云霄,时而细语呢喃,随风轻摆,各种形态千变万化,像如意呈现,像水车灌渠,像八卦旋转,像百花争艳……更有水幕电影让人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岸。
    沿游步道向螺子山方向进深,观景读史品文化,一草一木里都是故事,一物一景上写满喻意。
    景随步移,一个景观就是一段历史。历史跟着脚步随着时空不停“上演”。螺号广场上的“田螺姑娘”源自庐陵先贤欧阳守道关于在此附近有农民于赣江中寻得一金螺的记载。红砂岩文化墙,它高5米、长32米,以浮雕形式一面展示代表了庐陵文化的5个灵魂人物,分别是欧阳修、文天祥、杨万里、胡铨、解缙;一面展示了吉安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和文化风物,分别是大榕树、古树院、古村落、井冈山及武功山。迄今为止,在红砂岩原石上整体雕刻这么大体量浮雕在全国都罕有。向前是“十万工农下吉安”红色巨型雕塑,它是吉安的城市记忆与特色,当年红军九打吉安就发生在这里。民俗馆里还能听到旧时商贩的吆喝声和私塾学生们的读书声,通过声光电将一段久远的记忆再现眼前耳边。馆外保留的耕地是园子里独有的景致,既是野趣也是吉安农耕文化的实景反映。出馆登高处,上螺子山。文塔、灵泉寺都有历史实物印证。一是代表吉安儒学、科举的兴盛;一是代表禅宗在吉安的传承,让游人在欣赏壮美风光的同时,还能领略庐陵文化的风采。
    一路上所见之景各不相同,荷塘、花径、小路将一众小品景致串接起来,吉安县“千年窑火——木叶天目”雕塑唤起了人们对吉安陶瓷文化的记忆;像井冈山革命圣地的红色山形雕塑被园子里的绿树映衬得分外鲜明;万安的古城墙和水电站巧妙地结合在一座雕塑上……一县一景,13个县(市、区)各显神通,将当地风土以最传神最具说服力的方式展现出来。
    说不尽山水竞色庐陵美,庐陵文化生态园,吉安人的骄傲!





农夫 发表于 2012-9-21 20:54:12

说不尽山水竞色庐陵美——写在庐陵文化生态园开园之际

听说庐陵山生态园蛮好玩的

超时空热情 发表于 2012-9-21 20:55:45

说不尽山水竞色庐陵美——写在庐陵文化生态园开园之际

没去过这里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说不尽山水竞色庐陵美——写在庐陵文化生态园开园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