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道远 发表于 2011-10-20 12:03:34

从头再来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曾经一次次失败的“猪倌”肖晓明能够成就今天的业绩,是因为他带着梦想、装着坚毅、永不言败,一次次地唱着

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硕果满枝,一派丰收景象。10月16日,《井冈山报》下基层新闻采访车行驶在连绵一片的水稻之间,沿着笔直的乡间公路,来到泰和县马市镇白头村。该村的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全市小有名气,而一直为村民津津乐道的却是村主任肖晓明的创业故事。

    泰和有个“猪倌”肖晓明

    白头村有310户村民,生猪养殖、蔬菜种植是村里的传统,目前养猪专业户60余户,存栏近1万头。村支部书记闵世洪和村干部刘军三陪同本网来到部分养猪专业户家中,从村民爽朗的回答中本网得知,这几年    行情不错,家家都赚了不少,仅此一项平均收入就能达到每年5万元以上,加上村里的蔬菜基地和2000余亩高产良田,白头村农民的日子越来越顺溜,10多户村民自购小轿车,10余位村民还在县城买了房。
    “肖主任刚从镇上开会回来,他的创业故事有写头。”书记的一番话勾起了本网的好奇。来到肖晓明家,一位壮实的汉子从屋里迎了出来:“刚刚镇里下达了全省新农村建设推进会的相关精神。”他的养猪车间分前后四部分,商品猪养殖区、母猪养殖区、母猪产仔区和地磅室。养猪车间内安装通风换气、自动喷水等设备,使猪舍温度始终保持在26~28摄氏度;猪舍统一安装10个母猪产仔床,防止压死猪仔,10个猪仔断奶保育栏;猪粪统一进入地沟流进沼气池。由于相对标准化,每天完成喂食、冲洗猪栏、给猪注射疫苗等工作,夫妻俩游刃有余。肖晓明多年的养殖经历让他积攒了丰富的经验,如今他已成为当地养殖户的榜样和主心骨。给猪注射疫苗、打针喂药甚至开刀都是自己动手,十里八乡的养猪专业户经常向他取经,他都毫无保留相授。为了跟进市场,他特意买了电脑,加入了一个生猪养殖专业户QQ群,及时将最新市场价格、生猪品种、饲料行情等信息传递给村民。为扩大养殖规模,今年他又投入8万余元准备翻新最大的猪舍,重新扩建后可达到2000余平方米,建设马市镇苗猪繁殖基地,同时再引入20个高标准母猪产仔房和100头母猪。

    大起大落尝尽人生成败

    提起过去20多年的创业经历,肖晓明坚毅的目光中流露出些许苦涩。“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刘欢的一首《从头再来》曾经激励了无数创业者,肖晓明亦是其中一员。村民评价他,年轻时头脑活络,胆量大,野心足。1987年,17岁的肖晓明刚刚初中毕业,就以3000元政府贴息贷款开始了创业生涯的第一步——养殖乌鸡。次年,头脑一热的肖晓明承包了当地栖龙粮管所养殖场,一口气购买了150头商品猪、2000只乌鸡,由于年轻没有经验,两三年下来没赚还亏了5万多元

任重道远 发表于 2011-10-20 12:11:16

在当年万元户备受推崇的年代,5万元的债务对于一个普通农家是个不小的包袱,村民的质疑,家庭的责难,年轻的肖晓明苦笑着离开了家乡,远赴广东打工。
    也许他天生就不是干流水线的料,回乡创业的梦想时刻缠绕心头。1994年他回到白头村,为了偿还债务,他更加辛苦地劳作,凡是村民撂荒的田,他就租过来种,共种植了20多亩水稻;工地招小工,他抢着去,还贷款买来收割机、耕田机,但那几年粮食行情低迷,肖晓明几乎没有收获。时常这位坚韧的汉子也会呆坐在田埂上,感慨命运不公,流年不利,独自品尝着这份苦涩,时常他也会默默地在猪圈里劳作。跌倒不可怕,可怕的是再也站不起来,看着整日辛劳的妻子,正在上学的儿子,肖晓明告诫自己再苦再难也要坚强。
    2004年,肖晓明再次向银行贷款10万元,向亲友筹钱,购进200余头猪仔,准备东山再起,怎奈2006年遇上高热病爆发,眼看即将出栏的商品猪却一批批地死去,一年内就亏损6万余元,前来帮忙处理的村民都难忍心伤。创业十年却落下债务缠身,从最初债务仅有1万,到最高欠款近10万。当中的曲折故事,辛酸冷暖唯有他铭记于心。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肖晓明时刻告诫自己。2007年开始,生猪价格一路看涨,他每年有近10万元进账,村里养猪户的数量渐渐多了起来,肖晓明凭借以往经验,并没有跟风养殖商品猪,而是开始购买母猪,自繁自产。技术过硬加上市场推动,他的猪仔迅速在泰和甚至周边县市走俏。据他称,一头30斤的优质猪仔的市场价格高达850元,利润远高于商品猪。仅2011年上半年,他就出售300余头猪仔、100多头商品猪,进账10多万元。如今,他全部还清了债务,在村里第一个开上私家车,从欠债大户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

    全村富才是真幸福

    全村富才是真的富,大家富才是真幸福。如今白天村里转、回家转猪圈是肖晓明忙碌生活的真实写照。特别是在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鼓舞下,肖晓明更感到在农村有干头,担任村主任的他不仅考虑自己的创业计划,更为村里绘制了发展蓝图——建立生态养殖小区,村里已初步提议将离村庄两里外的太坡岭进行统一规划,建立高标准现代化生态养殖模式,鼓励村里所有养殖户上山养殖,既能壮大养殖规模,规范养殖流程,又远离村庄,还村庄一份洁净。如今这个提议得到了绝大多数养殖户的赞成,村里希望得到政府协助进行详尽、科学的规划,争取建设资金。马市镇党委书记谢启龙得知他们的提议后给予大力支持,并表示镇里将全力协助,将该村打造为全县的明星村。
   
本网手记:

    在肖晓明身上,着实体现了坚韧、勤奋、善于思考、敢于担当的新农民形象,他对事业的坚定信念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和命运的垂青,如今他还在朴实地前行。不久胜利闭幕的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新的伟大目标和行动纲领,建设繁荣、秀美、幸福的新农村,正需要一大批肖晓明式的开拓型能人干部,需要他们用新思维、新理念引导村民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美丽乡村、带领村民走向富裕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