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庐陵古村落保护深情献言
美丽的渼陂http://bbs.jatxh.cn/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吉安同乡会的微博
前言:
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省文联、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全国古村落保护现场会暨村落文化论坛在我市举行。“古村名镇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是应有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我们必须坚持最低干预原则,必须本着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历史的情怀、超前的眼光、长远的规划、持之以恒的决心,积极开展对古村落的保护,既注重对古村落的活态传承,又防止过度的开发;既正确地面对历史与现实,正确地处理经济与文化,又正确地看待遗产与利益,正确地评判政绩与公益,努力寻找出适合地方实情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两全之策。”市委书记王萍在论坛上的这番发言赢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和赞赏。
拥有天人合一的乡村意境、独具魅力特色的庐陵民居、富有生机的人文气息及厚重鲜活民俗文化的渼陂、钓源、燕坊、陂下、蜀口、富田古村落有幸迎来了百余名专家学者的参观和审读,赞许之下,与会专家更为庐陵古村落保护深情献言!本报本网综合整理
在古村落享受现代化适宜的栖居
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罗杨:
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把古村落作为文化基因完整地加以保护、还是作为生财之道尽快开发赚钱?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古村落的开发和保护中,政府是第一责任人,如何做到两全其美?考验着当地党政领导的执政能力和文化自觉。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很多美好的东西只有失去时才发现它的宝贵。民族文化的根不在长城,不在兵马俑,而在古村落。古村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有自己的外形和内核、精神和灵魂,保护古村落,绝不能被动地对抗岁月的磨蚀,而是要更加注重对古村落人文生命的挖掘与扬弃。因此,对古村落的保护、建设和开发一定要按规律办事,切忌在开发和建设中造成不可补救的破坏,使古村落在不当开发中消亡。
吉安是一座亲近自然的城市,具有人文关怀的城市,不断追求卓越的城市。庐陵古村落保存很完整,很原生态,“红绿古”特性非常突出和明显,尤其是自然风光非常好,古村周边大多环山绕水,山清水秀。这几日,几位专家都感叹许久未能看到如此自然而美丽的夕阳了。很多古村落保护得如此完整,与政府的眼光和决心是分不开的。2002年,在很多地方大搞土地经济,国家刚刚提出古村落保护时,吉安就能准确评估出古村落的价值,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方案,证明吉安有着长远的目光。
未来10至20年,中国将开始出现逆城市化发展,很多城市人将会脱离水泥森林躲到郊区享受田园生活,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或将迎来新的春天。吉安如何在古村落发展研究中寻求一条新路,世界上对于文物保护有个理念,保护这个建筑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有重新使用的价值。
首先我认为在不改变原有风貌的前提下,应让更多的农村享受到现代文明。比如在古村建立先进的卫生、医疗、教育基础设施,改善厕所,畅通网络等,让村民在农村享受城市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城里人在古村也能惬意地居住,对于解决当前古村空心化,留住原住民将起到积极作用。吴良镛院士设计的北京首例“新四合院”,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新四合院”从外边看仍然是古都风貌,但内部已添置了完善的现代生活设施。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资为山西后沟村修缮改造,其中重要一项就是每家每户改生态厕所,当地农民十分满意,也吸引了不少城里人前往住宿。
其次要立法或者形成条例。将古村保护规划、修缮、周边新房再建等形成条例或法规。邀请专家予以论证,建立长远的规划,建立激励机制,可以对古村落的村民予以补贴,引导当地村民文化上的自觉。
庐陵民居应注重活态保护
中国民协副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曹保明:
庐陵民居保留着原生态的存在性。在有人居住和自然保护下的村落没有受到现代影视的影响,自然生态的存在,有天然性、生态性、文化性和历史性。它完全保留着它原有的气息,有着久远的历史,有着清晰传承的路线,并且地域特色极为鲜明,自然的古朴性保留得非常完整。
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村落?吉安的古村落很少受到现代化、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的污染,很纯净地存在着,可是外界很少人知道,要加大宣传;要充分地保护古村落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性。大力提高古村落保护的自觉性,把新农村建设与“建设美丽乡村”活动结合起来;对完整优美的民居求得法律保护;强化村落名牌意识,用以促进保护;具体保护村落的自然风格、历史风格、民俗风格、民族风格、人文风格;大力探索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的可行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解决二者的矛盾性,新农村建设与传统古村落保护并不矛盾;村落是“有机进化”的文化,它与传统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和新农村建设的理念结合起来;努力从“民间文献”中去寻找和发现关于古村落的历史和文化因素,对于现实古村落的保护、研究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注意搜集古村落的文字资料。古村落不一定是指建筑。古村落的价值和魅力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及那些保存很好的农耕文化遗存。注意去归集村落人的生存智慧。真正在古村落论坛上发言的,还应该有那些村落的村长、族长,他们是村落保护的真正主人,他们有话语权。古村落保护不单单是政府的行为,更是民间的力量,要和古村落保护的真正主人对话。应该深层次了解村落文化,要做村落文化传承人口述史的工作。
要解决古村落文化保护的“定位”问题。要给村落作“民俗志”,把保护、开发结合起来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方法。要弄清古村落存在不均匀与历史和自然的关系。
古村落是“综合性”文化,要与当地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才是完整的古村落。保护古村落不在于保护建筑,而在于让人住在里边。不要在古村落里建新房子。要深入挖掘古村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村落记录了中国教育观念的内涵。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农村,不在城里。古村落的保护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村落的不同状况实施不同的保护手段。要寻求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切忌形成保护模式的单一化。
要全面保护村落文化、民俗、信仰、节日活动,特别是那些来自于村落本身的细节。留住村落的美丽,同时要留住村落文化的传承人和文化的传播者,他们是村落文化的实际传承人。要大力保护村落文化的传承方式。村落文化的传承方式是村落文化的重要代表性文化,这是村落文化的真正组成部分。要解决和确认村落的文化结构,这是一种深入挖掘村落鲜明地域性的重要工作,寻找和发现村落文化的生动性和传递性。
应加强与专业高校的合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西安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祁嘉华:
吉安古民居从建筑风格上说,渼陂、陂下、燕坊这些古村内的房屋,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北方四合院、徽派、闽派的风格特点,历史上人口迁徙的痕迹在这里清晰可见。从房屋建造的选址上来看,通过观地形、定朝向,不难看出古人在做房子的时候,有着严谨的风水讲究。从别具特色的民俗表演上看,众所周知:地理环境决定着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内容,因此传承下来民俗表演都体现了本地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传统。
吉安的古村保护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一方面,古村保护能够从高校中获得一定的智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在古村中获得教学实践的机会。其二,当地群众对于古村建筑的保护积极性还需提高,老百姓保护古村建筑的意识本身不是很强,如果还不能从古村保护中真正获得实惠,那古村保护将成为空谈。其三,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古村落至今仍保持着的生产方式,维持原有的生活还可以,但是很难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致使青壮劳力大量外流。比如说在燕坊,我们在村子里看到的大多是老人小孩,村子里要是人气不旺,容易荒废。
古村落是某一地区先民留下的珍贵遗产,承载其中的历史烙印和传统文化也非常珍贵,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一,地方政府和当地村民要注重古村落的保护,政府要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让人们愿意居住在古村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保护古村的积极性;其二,开发与保护并举,吉安的古村不仅具有一般古村都有的“古色”,还具有很多古村所不具有的“红色”、“绿色”,因而开发空间很大,提高其知名度,让更多的游客来古村参观游览,不仅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能够给当地百姓带来实惠,让老百姓愿意参与到古村的保护工作中来。其三,古村落保护涉及到传统文化和古建筑方面的知识,而且需要相应的历史学、文化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做背景,所以古村的保护更需要一些专业人士来参与。因此,古村的保护要加强同高校等具有相应知识储备团队的合作,为之提供专业的指导。
建立政府补贴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万建中:
吉安的庐陵古村落建筑保存完好,生活气息浓郁,老百姓生活悠然,充分尊重了古村落作为综合性的文化空间,让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得到融合与统一。村民不仅是生活在这里,同时也以生活的方式工作着,保护着历史的遗产。
而庐陵民居既是物质和非物质的完美结合,又是农耕文化和商业文化、儒家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完美结合。
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村落,首先需要让居住在古村落的村民们衣食无忧,比如建立政府补贴机制,给他们以生活补贴;其次要尽早完善古村落保护条例,新建建筑与传统村落要一脉相承;虽然渼陂知名 度较高,但像陂下、钓源等的知名度远远不如渼陂,建议对外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
弘扬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
中国民协副主席、江西省文联主席刘华:
赣南围屋的建筑方法和形式,是中原华夏族的民居、庄园和府第建筑艺术的生动再现和匠心传承。在中原地区已经失传或淡化了的一些文明传统,仍然鲜活地存在于赣南以及赣北的传统村落中。在客家地区,其建筑、语言、服饰、饮食以及生产、生活习俗,依稀透露出古代中原的遗风余韵。
吉安的古村落蕴含了深厚的崇文重教的传统,一些古村落承接着文坛巨匠的血脉和文脉,一些古村落珍藏着天下才俊的手迹和足迹,一些古村落的历史可以连通一个甚至一批光耀千古的名字,这本身就赋予古村落无与伦比的文化纪念意义。
村民才是古村落的保护和传承者
江西师大历史系教授、江西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洪生:
庐陵曾在过去一段时间在全国引领潮流,现在的庐陵有很多的变动,例如拥有很多红色文化的东西。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村落,需要很好地去梳理,把好的元素保留下来。
不管由谁来负责古村落保护这项工作,都始终要明白生活在古村落的村民们才是古村落的保护和传承者。要和他们交朋友,不能以城里人的眼光去看待古村落里村民们的生活,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发掘民间老百姓的生存智慧,寻一个很好的视角去明白民间老百姓的生活。推动它、珍惜它、让它活在生活中间,让古村落的村民真正地把宝贵的东西保护好,传承好。
保护古民居更要传承文化传统和习俗
省作协驻会副主席、《星火》主编曾清生:
庐陵民居无疑是宜居的,比徽派建筑更为质朴;它是庐陵文化的载体,以宗族来构建,是宗法制度的体现,但是这种结构是封闭的、静止的,不利于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它是乡村文明共有的体现。
庐陵的古村落,虽在庐陵,但它不仅仅是庐陵的,它是文化的根,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守住古村落,就守住了一条让灵魂回归的路。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村落,首先需要依照它原来的样子去保护、去传承,不仅仅是房子的保护,还应该将其文化传统、习俗去传承,将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东西一起去传承;不要以保护古村落的名义去做破坏古村落的事情,要真正去理解古村落的文化,在理解的基础上去保护它们,一旦它们遭到破坏,将永不再现;其次对那些与古村落载体有关的人们要提升其保护意识;加大对古村落文化及其存在的价值等进行研究,进而进行宣传;与此同时要保留古村落村民追求现代化的权利,规划好,让今后的建筑与之相和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