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届 短 新 闻 竞 赛]“隐 身”的 车 间
“隐身”的车间□梁生斌、本网蒋阿平
12月25日,本网在泰和县冠朝镇319国道旁的小区一栋占地100多平方米的四层居民楼里看到,80多名工人人手一台针织机,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这是该镇冠朝村诚誉针织厂“隐身”在居民楼里的几个车间之一。
为什么不建厂房呢?本网很疑惑。
原来,“诚誉”是该村村民郭光镇创办的。他曾在深圳等地从事针织行业多年。掌握技术后,一直想回家办厂创业。2006年,在当地就业服务部门帮助下,他通过贷款获得5万元的启动资金。5万元,建厂房远远不够,怎么办?“建不起就租。”郭光镇苦思冥想,几经挑选,终于选定了这个靠近319国道的居民楼作车间,“咱这个没噪音、没污染,不影响居民生活。”
“这儿离家近,每月能赚1000多,加班就2000多呢。”40多岁的曾水英是“诚誉”员工,她上有老下有小,“隐身”在家门口的针织车间是她的就业首选。全镇像她这样在“隐身”车间就业的“4050”人员已逾1000人。车间“隐身”大大降低了创业成本,方便了运输,同时还使招工难题迎刃而解。今年以来,郭光镇的“隐身”车间已完成来自日本、韩国、美国等地订单8000多件,净赚12万多元。目前,泰和全县“隐身”车间已超200个,解决就业上万人。
(作品编号:11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