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吉安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吉安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
宽阔平坦的水泥公路修到了家门口;一拨又一拨的客人纷至沓来享受农家乐;规划一新的3层村文化活动中心已动工新建……近日,笔者来到万安县潞田镇东村,处处感受到这个昔日在镇里年年目标管理考核最后一名的村庄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村民郭益华高兴地说:“今年,村里的基础设施改善了很多,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村民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
东村距离县城近30公里,紧邻105国道,全村有1000多人口。回忆起以前的日子,50多岁的村民邱德樟感慨不已:“那时,村里大多是泥巴路,2012年之前全村仅有一条不到1公里的水泥路,村里的土特产销出去,外面的东西运进来都极不方便,大部分村民只有靠外出打工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为了帮助东村群众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潞田镇党委政府针对东村村委班子年龄老化的现状,决定先从配强村委班子入手,2011年底换届之前,积极组织镇里的干部进村入户调查摸底,通过调查和村民推荐,物色了一批年轻的后备干部。从村里走出的1970年出生的退伍军人、在广东创业成功的餐饮业老板郭益煌回村担任村主任一职;乡村医生郭洪玉、高华萱等年轻的同志被任命为村委委员和村妇女主任。
任职1年来,村委班子成员积极行动起来,从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到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为了方便村民出行和运输,村里通过争取上级资金和村民投资投劳,投资50多万围绕村中心点修成了两条3.5公里的水泥路,改变了村里交通落后的状况。村里一直没有活动场所,村里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先后得到了市残联、县挂点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加上村民投资投劳,10月14日,规划一新的3层村级活动场所已动工新建。
笔者来到了东村绿之园蔬菜基地,郭益煌介绍说,今年1月份,村里通过农业招商,引进了广东清远的黄老板在村里投资300多万建了800亩蔬菜基地,基地共生产26种蔬菜,大部分销往广东,小部分销往本县的超市,生意一直很好。村里有了蔬菜基地后,村里的闲散人员再不愁没活干。如今,村里共有80多个村民在基地上务工,村民刘学龙现在是基地上的带班班长,他告诉笔者,他以每亩300元的租金流转了10亩土地给黄老板,每月还能得到务工工资1800元,今年比往年多了2万多元收入。郭益煌介绍说,明年村里将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力争达到1000亩,并且准备搞机械道,进一步改善水利设施,建成标准的田园化蔬菜基地,进一步提高蔬菜种植效益。同时村里有着几千亩荒山,村里将利用这些荒山大力发展果树、药材等种养业。现在已有省内外多家企业到村里考察了。
该帖已经同步到吉安微博 山野农夫的吉安微博
该贴已经同步到 山野农夫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