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60|回复: 1

[庐陵走笔]此地风光赛苏州

[复制链接]
d
0 0
  @ME:   
发表于 2008-7-18 23: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吉安交友查询:性别: 年龄: ~ 高级查找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吉安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吉安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
     半苏桥,宋元丰年间(1078—1086)建。北宋诗人苏轼曾来此游览,见其涝水环流,芰荷秀发,以其境半于苏州,故取名“半苏桥”。                                            ——《吉安县志》

      我们今天叫作小桥的地方,就是县志上说的“半苏桥”。桥边有巷,曰“半苏巷”。

      写半苏桥的念头,往少了说,当有四、五年了。那时,小桥刚刚拆了重建,主其事者于建筑工地入口处悬挂着一块广告牌,上面的主题,就是县志上说的半苏桥故事,并配以三维图画,渲染重建后的效果——长虹卧波,风举夏荷,桥边筑亭,民歌且乐。

      一年后,桥建好了,厚实而古朴。上下班走了一年多的弯路,一年多的泥泞路,也积了一年多的不快,在宽坦的桥面上一走,全散了。一面走,一面想,这半苏桥一建,后河改造终于要有个了结了——那三维图画早在我心里扎了根。

      “涝水环流,芰荷秀发”。我常常在心中想象,苏子当年看到的古吉安,是一幅怎样的美景画图呢?“红英扫地风惊晓,绿叶成荫雨洗春”,吉州有幸,留下苏大学士的匆匆屐履;“此地风光半苏州”,后河有幸,得苏大学士锦心秀口,字字珠玑。故园有此好湖山,一诗足壮后人胆!对此好河山,又怎能不高歌畅饮,眉笑颜开呢?

      然而,世间事常常是祸福相伴相生,结着对子来的。有一美事,就必结伴着给你一丑;有一幸事,就附带着给你一点不畅快。后河的改造,似乎就应了验。

      桥建好了,可这后河的河面,突然间窄了许多。问正在河边填土施工的民工,你们怎么把河填掉了?上头管事的交代了图纸,我们只能照做,打工的,管不得这么多闲事!是了,跟人家民工较劲有什么用呢。再看看对岸,都一样。两边河堤合一起,往中间起码挤了有七、八上十米宽,后河瘦身变脸了!

      怎么能这样呢?人家是在没水的地方开挖出人工湖,造人工景,吉安天生一条好后河,山水绝佳之地,怎么倒想着填河造地呢?

      我们就缺这么点地么?

      天天打后河边过,看得久了,也慢慢习惯了,哎,就当后河原本就是这么宽吧!毕竟它还是改造了嘛。心里又开始生出了新的希望——照今天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用不了多久,哪天政府就有了钱了,把后河两边的居民妥善安置好,再把旧房子拆迁掉,空出一大片地来,种上花草,让后河两岸杂花生树,柳丝拂堤,水面再植以红莲绿苕,我们的后河不就可以水泛清波,涝水环流,芰荷秀发吗?东坡先生“此地风光半苏州”的赞誉也就有了着落了。

      一个人,在一个城市里居住久了,对这个城市的生态和扮相,谁心里没有一点期盼呢?解放后,吉安市在城建布局上一直就比较局促逼仄,市民少有休闲地,若空出一个后河走廊,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大善举!老百姓该有多高兴!不信,你逢节假日到城北去,看看白鹭洲公园、滨江公园,那草地上撒欢的孩子,天上飞翔的风筝,绿荫下打太极的老人,柳树边依依不舍的恋人……

      一段苏堤,让杭州人记着东坡大学士的为政之德,记了一千年。一个西湖,让一个城市成为天堂,美轮美奂,又何止千年!

      倘要说西湖的阔大浩淼,雍容丰润,我们吉安的后河比不得,那比比扬州的瘦西湖又如何呢?“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瘦西湖是美的,美在纤秀,俊俏,像一枚玉如意,温润蕴籍,摆在扬州城里,摆在诗词歌赋里。那一湾碧水,二十四桥明月,是扬州人一千多年用心呵护出来,用笔润色出来的。

      生在吉安城,长在后河边,谁不盼着有一条美丽的后河,有一条能称得上我们这个城市的眼睛的后河呢?在你欢乐时,手牵着温暖的手,来这里看春天的柳,夏天的荷;在你忧伤时,来这里倾诉,把满腹心思,告诉月光,告诉淙淙的水流。

      前些年,有地方媒体开展了一次为后河征集新名称的活动,呼声最高的当属“半苏河”——此地风光半苏州啊!

      盼望着,盼望着,希望就像这个夏天的栀子花,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已经悄悄开放在城市的每条大街小巷,伴随满城栀子花出现的,还有城南新区规划图!这不就是我天天在心里巴望着的后河美景吗?原来,我们的后河可以如此蜿蜒曲折,远溯禾水,环抱城南新区,聆听华岭溪声。我们的后河,可以流动得如此幽远舒缓,沁人心脾,把个吉安新城洗涤得如空山新雨,雪后无尘。

      那一片幽蓝的水系啊,真让人一见钟情,忘了这还是画中美景。“此地风光半苏州”,苏子再世,倘见了这美景成真,还会如此吝啬词章吗?且看青原苍翠,比虎丘形势胜否?净居宝刹,弘曹溪一脉,何逊夜半钟声?千里赣江水,奔流不息,不舍昼夜,比静静的运河,多了惊涛拍岸,浪花卷起千堆雪!   

      苏子之才谪仙人,今天,我却要改一改苏子诗句,叫做“此地风光赛苏州”,又如何呢?
    d
    0 0
      @ME:   
    发表于 2013-7-28 23:20: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安论坛 ( 赣ICP备2021010355号|赣公网安备36082102000120号 )值班电话:13410000095 站点地图

    GMT+8, 2025-2-23 22:02 , Processed in 0.06542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