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暖融融的冬日,阳光带来好天气,闲暇之时的人们都想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哪儿是最好的去处呢?当然是庐陵文化生态园!被问到的市民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从正式开园至今,整整三个月,庐陵文化生态园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吉安人的心中。巨樟古木,悠然水鸟,一县一景……说不尽山水竞色庐陵美。庐陵文化生态园已经不再单纯地是一个公园的名字,更是吉安的名片,吉安的骄傲,吉安的灵魂。
市民:风景这边独好
远处,有波光粼粼的湖面、悠然戏水的水鸟;身边,有轻轻拂动的垂柳、野趣十足的芦苇;耳畔,有清脆婉转的鸟鸣、随风飘来的笑语。漫步在冬日里的庐陵文化生态园,铺陈开来的景色如诗如画。
一边是宽广的湖面,一边是起伏的绿地,13日,刘勇开老人和老伴走在整洁平坦的路上,有说有笑。庐陵文化生态园开园后,住在吉州区星港澳园的他几乎每天都要来这里散步,一转悠就是一个小时。刘大爷说:“不光是我,街坊邻居都爱上这儿遛弯,看看绿色,欣赏水鸟,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有益于身心健康啊。”微风吹来,公园内波光粼粼的千亩湖面荷叶浮荡,芦苇起伏,水鸟嬉戏,一只、两只,一群、两群……大雁、天鹅、野鸭时而飞舞,时而水中玩耍,时而悠闲自得地游来游去。市民张永民一家三口忍不住驻足观看,三岁的儿子也和着大雁的挥翅不停舞动着双臂,欢声笑语回荡在公园的上空。
远远传来一阵悠扬笛声,清澈、悦耳、嘹亮。循声而去,只见长亭内,两位老人一坐一站,手持长笛,正投入地合奏《牧民新歌》。
老人一位姓汤,一位姓刘,两人正是因庐陵文化生态园相识,相知,相惜,从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每天下午,只要不刮大风,下大雨,两人都会依约前来,切磋乐技,合奏音符。汤大爷对本网说:“只要来到庐陵文化生态园,就会立即沉浸在一片幸福的氛围中。感谢市委、市政府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好事、实事。
我们再奏上几首歌唱党歌唱祖国的歌,以表达心中的感谢。”喷泉水柱、古树巨石、一县一景,上螺子山、登文塔,游民俗园、访灵泉寺……每一处景点,都有游览的身影,赞叹的声音,市民们对庐陵文化生态园的热爱与日俱增,对决策者当初的创举由衷感激。
该贴已经同步到 任重道远的吉安微博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