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吉安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吉安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
吉安縣敖城鎮流江村,是一個距鎮政府5公裡遠的小山村。雖然這個山村纔八百多人,卻居住著來自大江南北16個省市的村民。多年來,擁有十多個姓氏且語言不同、風俗各異的村民們榮辱與共,相敬相愛,和睦相處,共同繪就了一幅其樂融融的和諧圖。
山清水秀顯和諧
10月9日,記者從新修的敖城大橋順禾河水而下,迎著和煦的秋陽欣然走進流江村,映入眼簾的茂林修竹、清亮河水,使人感到分外舒爽。
三十多歲的流江村黨支部書記諸伯文告訴記者,流江村本地人姓王,約四十戶,唐僖宗時由河南開封遷入。流江村因小溪環繞、流水清澈而得名。該村禾水河西岸的沙洲上楊梅樹很多,盛產棉花、甘蔗等經濟作物,在吉安縣頗有名氣。
據諸伯文介紹,他的老家在廣東省河源。抗日戰爭時期為了逃避日本鬼子的燒殺搶掠,他的奶奶帶著兩個兒子走了二十多天,先到吉水縣水南,後又溯禾水河而上,輾轉在流江村安頓下來。她們那一批共二十多戶,算是流江村的第一批外來村民。1958年全國大煉鋼鐵鬧飢荒,湖南、浙江的村民也來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陸續有安徽、江蘇、四川、河南、湖北、遼寧、黑龍江、上海等省市的人遷入。外來村民中有諸、張、莊、周、龔、鄒、肖、熊、黃等10多種姓氏。
南腔北調唱和諧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流江村村內,來自不同省份的村民之間通婚的有十多對。語言不同怎樣交流?說起來非常有意思。因為在敖城落了戶,這些人都會說本地話即敖城話,村民們對外一般都說敖城話。但是到了家裡就不同,他們都守著『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這樣的祖訓,女方嫁到男方,必須學會男方的語言,子女一般父母雙方的方言都會說。村民王洪生父親是南京來的,他跟記者說話時講的是敖城『普通話』,但他與家人說話時講的卻是南京話。他的妻子是廣東來的諸姓女子,所以他的兒子廣東話、南京話、敖城話都會講。
風俗習慣則是相互借鑒,保留好的,排除不科學的。今年68歲的諸源初,妻子是本地的王姓女子,兒媳婦中又有兩個是本鎮人。廣東人有每天洗澡的習慣,本地的媳婦們起初嫌麻煩,但後來都說這樣好,乾淨衛生。本地婦女坐月子要戒口,吃咸蘿卜。廣東河源客家人則主張婦女生完孩子要吃雞吃鴨大補。村民諸源初學過醫,他認為戒口吃咸蘿卜不科學,不光媳婦們聽他的,連媳婦的娘家人也改了坐月子戒葷的習慣。
古道熱腸構和諧
在流江村采訪,感受最深的是這裡民風純朴,村民們熱情大方,相互之間很友善和睦,互幫互助的事例隨處可聞。來自外省的村民起初都是住『乾打壘』的房子,建造這種房屋時先打樹樁,這種房子火災隱患多。諸伯文記得很清楚:小時候每年都會發生幾回火災,哪家的房子著火了,全村人都是拼命地救火,然後捐錢捐油捐米,幫這家人渡過難關。1982年發大水,村前的禾河水和村後的雙江溪水一夾擊,『乾打壘』的房子幾乎全倒了。但是流江人憑著相互鼓勵支持,硬是在短期內重建家園,恢復了生產。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村裡的樓房逐漸多了起來,但村民們互幫互助的傳統未變。哪家要澆築水泥板了,全村每家每戶都會派人來幫忙,連飯都是回自家吃。做紅白喜事的,一般也是每戶都請,來喝酒的人多多少少都會送點禮。村民們認為,禮雖輕但情意重,在這禮尚往來之中相互間的關系就更密切了,原有的隔閡與矛盾也能化解和緩和。在農村不少地方鄰裡之間因畜禽糟塌菜園發生口角的事比較多,但在流江村,這種現象卻從未發生過。村裡的治安也非常好,大部分村民晚上是不關院門的。這麼多年來,村裡未出過大的治安案件,更不用說刑事案件了。
和衷共濟促和諧
設在王氏宗祠裡的流江合作醫療所,見證了一段不同省份村民協作共事的佳話。
1966年至1972年,諸伯文的叔叔諸源初與同是來自外省的村民張梅生在醫療所共事,諸源初擅長中醫,張梅生專攻西醫。後來張梅生到別的村當赤腳醫生,諸源初又收了來自江蘇的王洪生為徒,兩人一直共事到1996年。現在,村裡的合作醫療室由王洪生一人經營。曾在南京鼓樓醫院進修過的王洪生表示,只要有村民願意學,他樂意將自己的技術傳人,不會考慮學的人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
流江村的耕地大多是沙質土壤,盛產甘蔗,最多的時候年產量達2000噸。砍甘蔗運甘蔗的時候,村民們都會成立互助組,及時把甘蔗運到糖廠。流江村的另一種特色經濟作物是柑橘,家家戶戶都有橘園。為了給一百多萬斤橘子找銷路,村民們便動用各自的關系聯系買主,然後成批外銷。諸伯文說,在這方面,老家在安徽的村民出了大力。由於那些村民牽線搭橋,他每年銷往安徽的橘子達40萬斤。前些年,許多年輕一點的勞力開始外出打工。流江村的村民打工不盲目,他們一般都通過發揮親緣優勢成批地外出。比如廣東、福建、浙江老家有親戚的,一般都是打工隊伍的領頭人和召集人。
近兩年,隨著橫跨禾水河的敖城大橋開通和吉衡鐵路的開工建設,偏僻的流江村變得熱鬧起來。吉衡鐵路建設人員吃住都是在流江村,除了提供後勤服務,不少村民農閑還到建設工地去打工賺錢。交通條件的改善和信息流、物流的加速,讓村民們的思想也得到解放,湧現了許多從事種養、加工的創業大戶。村裡建得像別墅一樣的樓房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大部分村民已過上了小康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