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8|回复: 0

机耕抢农时田间巧管理泰和粮食总产量突破50万吨

[复制链接]
d
0 0
  @ME:     
发表于 2010-12-20 15: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吉安交友查询:性别: 年龄: ~ 高级查找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吉安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吉安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
    机耕抢农时 田间巧管理
    泰和粮食总产量突破50万吨
    大灾之年,泰和县粮食喜获丰收,粮农喜笑颜开。近日,笔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该县今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66万吨,比去年增产0.67万吨,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今年6月,泰和县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在早稻减产已成定局的情况下,该县及时作出了早稻损失晚稻补的决策,通过农机翻耕抢农时、推广高产优质品种、进行科学田间管理、修复水毁设施等多项积极措施,最终交出了一份粮食丰产的漂亮答卷。
    上半年,受低温阴雨天气和洪涝灾害影响,早稻生长发育慢、成熟迟,造成二晚移栽推迟5至7天。为抢农时,该县组织大中型机械30多台,赴受灾严重的万合、马市、塘洲、沿溪等乡镇进行机械翻耕,翻耕面积近万亩,对机械翻耕的农田每亩补助40元;向省种子管理局争取优质晚稻种子1万多公斤,免费发放到灾农手中,4万余 亩绝收水田在7月上旬全部及时栽插上晚稻。据了解,该县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建立60个农机示范村,发展资产20万元以上的农机专业大户100户,50万元以上的农机专业大户20户,全年落实农机补贴1050万元,全县农机总动力近70万千瓦,完成水稻机耕面积105万亩,机灌面积30万亩,机收面积96万亩,农机作业达85%以上,农机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26%。
    以科技为依托,重点抓好灾后农田管理,是泰和粮食生产最大增长点。该县以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为依托,对全县23个乡镇297个行政村进行土壤养分测试,测土到田,配方到厂,供肥到点,指导到户,制定了297份不同地域、不同土壤的测土配方施肥量的参考表,张贴到各乡镇、各行政村;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6万多份,指导农民根据不同农时准确施肥,促进二晚早发育、早成熟。
    加强病虫害的预报、预防工作,做好中韩稻飞虱调查预防合作项目的研究工作,采用灯光诱虫、性引诱剂等新的科学方法杀虫,定期发布病虫害预测预报,指导农民重点做好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纹枯病和稻曲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大力开展各项积极举措,力促粮食高产,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17个,基地面积24万亩;在冠朝镇、禾市镇建立2个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在全县培育粮食生产科技示范户1000户,发挥典型的科技示范辐射作用,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重点推广淦鑫203、淦鑫688、金优463等优质早晚稻品种,全县水稻良种覆盖率达100%。
    政策惠农是泰和粮食生产潜在增长点。该县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粮食生产,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 极性,涌现了百亩以上种粮大户57户,粮食生产专业化、产业化程度显著提高。
    在洪涝期间,各类水利工程遭到不同程度毁坏,为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实现二晚丰产增收,该县紧急调度水毁水利工程的修复工作,派出22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11个水毁工程修复技术指导组,制定水毁工程修复技术方案,实行分片包干,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共完成土石方30万方,砼0.5万方,总投资580多万元,满足了二晚栽插灌溉用水需要。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县投入水利建设资金6173万元,做好了39座病险水库、6条防洪堤的除险加固工作,新建和维修了各类水利工程71处,改善了耕地灌溉面积13.6万亩。同时,采取“旱改水”“单改双”等措施,今年晚稻播种面积60万亩,比去年扩种1.8万亩,稳定和扩大了粮食生产面积。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安论坛 ( 赣ICP备2021010355号|赣公网安备36082102000120号 )值班电话:13410000095 站点地图

    GMT+8, 2025-2-24 17:09 , Processed in 0.06511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