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吉安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吉安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
中医运动养生注重天人相应,强调阴阳平衡、形神统一、动静结合,牢固树立了保健和预防的养生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强调有病早治、无病早防、防微杜渐。《素问·上古天真论》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描述成为后世的养生示范。就运动养生而言,天人相应、整体运动、形神相应等中国传统观念奠定了其理论基础。
运动养生讲求身心整体优化  形神俱养
神者生之本,形者生之具。古人形容,形者载身之车,神去则人死,车败则马奔,自然之至理也。形者,气之聚也,气虚则形羸;神者,精之成也,精虚则神悴。三国时期著名养生家嵇康在<养生论》中指出:“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明代著名医学家、养生家张景岳在《类经》中也说:“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认为形神是相因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中医养生理论讲究对人体的身心进行整体优化,既考虑到机体脏腑、脉络、筋骨、精血的充养与锻炼,又考虑到主宰人体的意、志、思、虑、智等精神活动的维护与调整,立足于精、气、神、形各方面,通过主动调理身、息、心的健身方式,达到使精、气、神 保持最佳状态的锻炼目标。 
动静结合
动、静是对事物动态表现形式的高度概括,《类经附翼·医易》称:“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古代哲学认为,动、静皆为动,是动的不同程度或形式的反映,王夫之论曰:“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 静而生阴,动之静也”,“静者静动,非不动也”。中医养生学认为“气血极欲动,精神极欲静”,既倡导“养身莫善于动”,又认为“养静为摄生之首务”,因此,只有动静结合,才能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运动养生提倡“动以养生,静以养神”,动静相协,以达形神共养、刚柔相济的效果。”华佗称:“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老老恒言》称:“动而不妄动,亦静也。”静有身不过劳、心不轻动双重含义,运动养生时要根据自然条件和身体状态,调整好动静之间的平衡,一方面要“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宜稍缓”,把握好运动的节奏和强度;另一方面要心神恬静而无燥扰,心境空明宁静,于动中求静,以静御动,或外静内动,或外动内静。 
运动养生具有中国文化特色 中医运动养生的锻炼方法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其中功效肯定、具有显著中国文化特色的首推八段锦、太极拳,其影响较为广泛。 
八段锦。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气功功法,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一种健身运动方法。《灵剑子引导子午记》记有:“仰托一度理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脾单托西通胃,五劳回顾七伤调,游鱼摆尾通心脏,手攀双足理于腰,次鸣天鼓三十六,两手掩耳后头敲。”全套动作精炼,运动量适度,其每节动作的设计,都针对一定的脏腑或病症的保健与治疗需要,有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经常练习八段锦可以疏通经络,消积化瘀,增力益聪,保津益气,减脂降压,畅通气血,疏筋柔体,强体增智。 
太极拳。太极拳也是中医运动养生的传统健身拳术之一。太极为名,取易理以太极圆柔连贯、阴阳合抱之势为法,招式神韵为阴阳互根、消长、转化之理。其形体动作以圆为本,招式由各种圆弧动作组成,拳路构成太极图形,连绵起伏,动静相随,虚实相间,圆活自然,变化无穷,锻炼时心神宁静,全神贯注,呼吸匀长,沉肩坠肘,松胯宽腰,定根于脚,发劲于腿,主宰于腰,形动于指,强调以腰部为轴,全身协调,浑然一体,使经脉畅达,气血周流。经常练习可以达到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补益气血等效果。
本文转载于2023年3月30日《咸宁日报》app 来源咸宁麻塘中医医院(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