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吉安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吉安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
导读
当扫黑除恶的第一责任人——鱼台县委书记董波,一边高喊反贪腐,一边却挖空心思“寻租”各种非法利益,利用手中权力生生把一个城中村改造投资商的企业搞到强制清算,股东们债台高筑、身无分文,6000万建设资金至今仍被非法冻结。山东尚源置业有限公司的三位股东泣血控诉,原鱼台县委书记、现济宁市委常委、秘书长董波,用手中权力“屠宰”企业的种种令人不可思议的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权力魔方?
黑色时间轴:权力与资本的“联姻”
2013年6月,鱼台县政府与山东合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鱼台县王鲁镇佃李片区开发建设框架协议》,并缴纳3000万合同定金,锁定城中村改造开发面积为296亩。然而,谁能想到,这3000万定金竟秒变“卖身契”。
2019年4月1日,县委书记董波亲自主持常委会,将山东九巨龙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设计方案塞进决策程序。4月5日,县长刘学圣召开规委会,当天解封土地、当天过审方案,创造了行政审批的“光速奇迹”。5月24日,量身定制的土地划分方案,让山东九巨龙房地产开发集团“精准”摘牌。
这一系列操作,完全践踏了《民法典》第563条和《行政协议司法解释》第19条。更讽刺的是,就在董波强拆法治底线的2018年,他还在扫黑除恶会议上强调“依法严惩”,如今看来,不过是给权力寻租披上了合法外衣。
土地魔术:从“招拍挂”到“定向爆破”的腐败方程式
在鱼台县,土地出让已进化成精密的分赃艺术。山东九巨龙房地产开发集团获得的“龙城水景二期”地块,堪称政商勾结的教科书式操作,因为这个地块就是原山东合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现在的山东尚源置业开发有限公司296亩的一半开发土地。
融资洗牌:政府平台鑫兴公司摘牌融资→还贷解押→土地“消毒”。
技术隔离:相邻地块取消规划退让,制造开发壁垒。
参数定制: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精确匹配企业需求。
时间控制:5天完成从方案过审到挂牌前准备的全流程。
这种“定向爆破”式土地操作,直接违反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第10条。更令人震惊的是,司法系统竟成为帮凶——济宁市中级法院配合鱼台政府伪造“地块已全部出让”证据,将行政诉讼变成权力提线木偶戏。
司法屠宰场:当法槌沦为县委书记的惊堂木
在董波治下,法治生态遭遇系统性破坏:
程序违法,事实违法:鱼台县法院在政府支持授意下,枉法判决,使山东尚源置业有限公司被所谓“合法判决”活活勒死。
暴力清场常态化:以朱增方为首的黑恶势力团伙,先后11次到公司及公寓打砸,造成5人轻伤、轻微伤,4人住院。唯有一次打断8根肋骨,公安不得不出警抓人,其余均未立案,致使股东们东躲西藏,怕被坏人骚扰。
资金绞杀术:6000万建设资金遭冻结,这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因为根据最高法及住建部指示,建设资金是不能冻结的。
权力现形记:一个腐败样本的解剖报告
董波的权力魔方,转动着怎样不可告人的轴心?
政商旋转门:通过鑫兴公司搭建“白手套”平台,将国有资产与招商保证金及各种资金,全部纳入县领导任意支配的“账户”,这里面当然包括利益相关方的闪转腾挪。
司法遥控器:利用县委书记职务,将公检法变成手中魔方。
这种“多位一体”的操作模式,是董波书记的“创新发明”,否则,他何以官越当越大,关系网愈来愈紧致庞大,由县委书记荣升至济宁市委常委、秘书长?
股权转让协议为何沦为“死亡通知书”?
2019年3月26日,山东尚源置业有限公司大股东王建辉、周广芹、张国锋(70%)与朱增方(代持人李帅)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这是在法院监督下双方自愿达成,是一份完全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按《公司法》规定,李帅此时已非股东,无权参与公司任何业务,更无权提请公司解散。但鱼台县法院却上演“法律魔术”:对协议视若无睹,强行启动解散程序,非法进行强制清算达5年之久!
在北京召开的法律专家研讨会上,法律专家直指三大硬伤:
解散判决无视《公司法》第71条关于股权转让效力规定。
二审法院刻意回避核心证据涉嫌程序违法。
再审法官曲解“公司僵局”认定标准且无视省高院两次明确裁定“法律依据不足”。
济宁市中级法院再审维持解散尚源公司的理由是:再审申请人王建辉、周广芹、张国锋等股东占股70%,公司如果维持经营现状,会形成占有70%股权的股东利用其优势地位单方决策,必然会造成被申请人持续不能行使服东权利、其股东利益也面临遭受损失的风险。
司法连环劫:强制清算现“黑户”机构
当剧情发展到清算阶段,更魔幻的操作来了:
将合法的自行清算硬生生改成强制清算。
指定未入省高院名册的律所当管理人,4年后又莫名其妙撤换,视作儿戏。
冻结企业运营三年等不来审计报告,34万审计费打水漂。
企业死亡倒计时
银行授信冻结。
土地开发权被取消。
员工、农民工欠薪超千万。
99%员工被迫离职。
三大追问直击司法乱象
为何选择性失明合法协议?
“无证”律所如何中标清算?
为何审计3年不出报告?
权威声音
中国政法大学商法研究中心:“此案暴露出基层司法存在系统性程序滥用,建议启动异地重审。”
北京某律所主任:“若查实强制违规清算,相关人员或涉执行判决滥用职权罪。”
企业家泣血发声
“我们不是输给市场,而是倒在司法拉锯战,倒在法官暗箱操作违法违规操作!六年间眼睁睁看着企业被‘合法’肢解,296亩土地已经签订开发合同,交完3000万元合同定金仍然被县领导强制转让给其它开发商,向法院制作虚假证据,造成企业名存实亡,员工流离失所,实际投资大股东们债台高筑(借高利贷完成第一期全部交房)生不如死。
敢评社头条锐评
1.当司法程序沦为“合法伤害权”,受伤的不仅是企业,更是投资商的心,是当地营商环境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是法治信仰。
2.此案暴露出五大治理痛点:
3.基层司法自由裁量权滥用。
4.中介机构灰色利益链。
5.民营企业救济渠道梗阻。
6.小股东与法官与当地官员做局陷害搞垮外地投资商乱象。
7.个别县领导掌控下投资商就是砧板上的肉,法院个别法官是工具。
8.权力魔方下的营商环境之殇,何时能休?我们期待一个公正的答案,期待法治的阳光能照亮每一个角落。
9.董波为什么热衷于权力游戏?因为这里面不但有权力带来的尊严,光环,更有无穷无尽的利益和诱惑。
|
|